TEL:18327076163

Molecular Plant精选丨毛豆T2T基因组助力精准育种

华命生物目前已成功完成60+物种的T2T基因组组装,物种涵盖动物、植物、昆虫及同源和异源多倍体等疑难物种,已有多个合作项目在顶级期刊发表和接收,欢迎有需要的老师垂询。联系方式:18371456025

大豆(Glycine max)是全球重要的油料和蛋白质作物,但在东亚地区,人们也将其作为蔬菜作物种植,毛豆(Vegetable Soybean, VS)在中国和日本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近年来更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农产品。中国占据了全球毛豆产量的90%以上,如今毛豆在东南亚、北美和欧洲的受欢迎度持续上升,尽管毛豆种质具有豆荚硕大、籽粒浅绿、口味清甜鲜嫩等独特性状,但其基因组研究仍较为有限。

2025年6月20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研究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Molecular Plant》发表了题为“Genomic and Population Evidence Uncovers Divergent Improvement of Vegetable Soybean from Grain Soybean”的研究论文,文章首次构建了毛豆的T2T基因组,为后续毛豆育种提供了重要基础。

 

主要研究内容

作者对341份毛豆种质进行分析,以Williams 82为参考基因组鉴定出340万个SNP。基于18,152份大豆种质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毛豆与粒用大豆(GS)形成独立分支。进一步对1,117份种质进行LD和群体结构分析,支持毛豆起源于粒用大豆(GS)而非野生大豆(WS)。

作者选择ZN06作为毛豆特异基因组参考,结合HiFi、Nanopore和Hi-C技术,组装了ZN06端粒到端粒(T2T)完整基因组,共预测62,576个基因,其中52.94%为转座元件。相较于早期草图版本,新版基因组在连续性和准确性上均有显著提升。

利用该基因组,作者对341份毛豆种质的32个农艺性状与基因型进行关联分析,鉴定出616个候选位点。在6号染色体GmFula基因附近检测到与豆荚数量显著相关的GWAS信号,该基因此前被证实调控种子大小和胚珠数,此信号在粒用大豆(GS)研究中未被发现。

此外,在GmPdh1附近检测到豆荚开裂相关的强信号。该位点与淀粉含量的GWAS信号共定位。以及Dt1附近,检测到生长相关的强信号。

作者最后基于SoyDNGP模型开发了毛豆性状预测工具。经交叉验证,新模型对多性状预测准确率达0.52-0.86。以ZN06基因组为参考,可精准预测毛豆所有农艺性状,显著提升育种效率。

结语

本研究通过构建毛豆T2T基因组,结合群体测序数据,揭示了毛豆与粒用大豆(GS)的分化选择机制:毛豆以品质和产量为导向,关键基因GmFula、GmPdh1和Dt1分别调控豆荚数、开裂性和生长习性。主导毛豆的F1/P/d单倍型反映了对消费端偏好性状的选择。尽管豆荚开裂率较高,未来通过基因编辑可在保留有利等位基因的同时,规避不良性状。

 

华命生物近期整理了160+篇动植物T2T基因组文献资料,关注华命生物,后台回复关键词:华命交流群,扫码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发送单位+名字,管理员验证通过后拉入群聊获取文本全部资料~

科研群不仅有动植物的文献包,还有更多科研工具分享,我们会不定期更新文章和科研工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