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参考基因组是基因组学和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但当前版本(包括HPRC的47例双倍体组装及T2T的CHM13单倍体基因组)仍未能充分反映全球人群的遗传多样性,导致对某些群体的基因变异分析存在偏差。虽然中国、非洲等地已开展了泛基因组研究,但在中东地区,尤其是阿拉伯半岛人群的基因组特征仍缺乏深入研究。这些人群具有独特的遗传背景、较高的近亲婚配比例以及复杂的历史迁徙过程,这使得现有参考基因组难以准确描述他们的遗传结构。 哈利法大学的Habiba Alsafar研究员及其科研团队近日发表一篇题目为“The Emirati T2T-Level Pangenome: A Graph of 58
view more
茄子 (Solanum melongena L.) 隶属于Solanum属(茄科),在全球茄科作物的产量中排名第三。尽管到2024年为止已经发表了四个栽培茄子基因组和两个野生茄子基因组,但仍存在如端粒和着丝粒这样大量缺口和未组装的复杂区域。填补这些空白,为基因挖掘和功能研究、标记辅助育种以及进化生物学提供更多连续完整的茄子基因组序列至关重要。 浙江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包崇来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Plant Communications上发表名为“A complete telomere-to-telomere genome assembly of Solanum melongena unco
view more
在非模式生物中,遗传变异的准确刻画对理解种群的进化动力学以及为具有保护意义物种制定管理策略至关重要。然而,这些推断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使用的参考基因组,当引入近缘或外缘物种时容易出现参考偏差(reference bias):即与参考序列高度相似的测序读段更容易被高质量比对并保留,而差异更大的读段可能比对失败或被剔除,从而导致变异漏检、杂合位点误判甚至偏向参考等问题。 南加州大学Jazlyn A. Mooney教授及研究团队于2025年9月22日在国际著名期刊Cell上发表题为“Reference genome choice compromises population g
view more
植物陆地化是地球生命演化的关键转折点,形成了现代陆地生态系统。现存约40万种陆地植物分为两大类:苔藓植物(约2.2万种)和维管植物,二者约在5亿年前分化。苔藓植物结构简单,缺乏维管组织和根,以配子体为主导世代,依赖孢子体获取营养,但其独特的抗旱等生理适应性使其在极端环境中广泛分布。尽管基因组研究显示苔藓植物为单系群,是维管植物的姐妹群,但其基因组多样性仍知之甚少。目前55个苔藓植物目中仅8个完成基因组测序,约70个陆生植物目缺乏基因组数据,严重制约了对陆地植物进化机制的理解。填补这一空白对揭示苔藓植物与维管植物基因组进化差异至关重要。 仙湖植物园刘阳及其研究团队于2025年9月22日在国际著
view more